如何看待拜仁与霍芬海姆比赛中拜仁球迷引发混
昨晚的德甲联赛里出现了活久见的一幕,由于部分拜仁极端球迷辱骂霍芬海姆主席迪特马-霍普并且不听主队球员教练与名宿的轮番劝阻,双方球员在商议后以一种边聊天边合作倒脚的方式踢完了最后的十几分钟。
霍普究竟做了什么?骂自家主席见得多了,为什么拜仁极端球迷如此仇视别人家的主席?这就要从德甲著名的“50+1”开始说起了。
【50+1究竟是什么?】足球运动起源初期,是一种非常贴近大众的平动。球员们最开始的薪水和工人阶级齐平,俱乐部只需要向球迷收点门票钱就能养活这一大家子。然而,随着球员工资的疯狂上涨和转会费的出现,这种岁月静好越来越难以满足经济上的需要。所以,足球俱乐部很快就从“同好会”变成了“公司”,也就是从球迷们熟悉的“会员制”变成了“股份制”。英格兰和意大利几十年前就完成了全面改革,西班牙只留下了皇马、巴萨、毕巴和奥萨苏纳这四家会员制,德国足球则把这两种制度各取所长搞出了一个合体版。
这个合体版叫做“50+1”,指的是德甲和德乙俱乐部保持无法出售的会员制,但球队独立出去改成股份制。球队的股份可以随便卖,但原俱乐部对球队的表决权必须超过50%。听不懂?换句话来说就是:任何老板理论上都能正常收购德甲和德乙球队,但在诸如提票价、改队徽、迁主场、选主席等重大事宜上,依然有超过半数的表决权留在球迷会员手里。我花了大钱买了支球队,每年还烧着支票给你们签球星,到了关键时候我什么主都做不了?极端情况下所有球迷会员联合起来,甚至可以把我从主席位置上赶下台?没错,这就是有德甲特色的会员制——50+1。
这种特色制度下,金主爸爸肯定是不乐意投资的。所以,过去这些年石油大佬进军足坛、北美资本渗透五大联赛的浪潮里,很少有人愿意去挑战德甲这个对于外来者来说的地狱难度。还愿意投资的,那必然是真爱。比如,这次被拜仁极端球迷打着标语骂脏话的迪特马-霍普。
【投资20年换到的“特权”】在50+1条款里,有着这么一条豁免特例:如果一家企业或个人连续经营球队超过20年,才可以不受50+1条款的限制,转为完全拥有俱乐部。20年,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数字,在日新月异的足球世界更是能够见证好几轮的兴衰更迭。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德甲能够适用这个特例的只有沃尔夫斯堡和勒沃库森。沃尔夫斯堡最初就是大众厂队,整座城市其实也是二战之前为了安置大众的员工才建起来的。勒沃库森同样也是拜耳药业厂队,甚至如果你观察仔细,就能发现队徽里和球队名里明明白白写着:拜耳-勒沃库森。
所以,他俩都是历史遗留球队。霍芬海姆又是什么情况呢?让我们从霍普这人开始说起。毕竟没有他,在座的我们很可能根本就没机会听说这支球队。迪特马-霍普1940年出生在德国文化名城海德堡,年少时曾经在离家不远的霍芬海姆接受过短暂的青训,不过因为潜力有限没能走上职业球员这条路子。被球队淘汰之后,他只能含泪拿起键盘,走上了一条从程序员到亿万富翁的道路。
大学毕业后他进入IBM工作,1972年和一众同事辞职然后创立了SAP。后来,SAP发展为欧洲最大的软件公司,霍普也以大股东的身份先后担任CEO和监事会主席,并且一度成为了欧洲首富。2005年,他退隐江湖,SAP向政府申请把总部所在的街道改名为“迪特马-霍普大道”来纪念他。2006年,霍普拿出价值40亿欧元的70%财产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用于支持德国全境的体育、医疗和教育。
而在霍普的心中,始终有着一个足球梦。1989年,还在SAP担任CEO的霍普衣锦返乡,意外发现自己当年接受过青训的霍芬海姆已经沦落到在第8级联赛踢着业余足球。于是在他的牵头之下,SAP开始资助这支名不见经传的小球队。2000年,他更进一步开始以个人名义入股霍芬海姆,最终拿到了96%的股权,以及升入德乙后改成了49%的表决权。没错,因为50+1,他只能拿到这么多。接下来的二十年里,霍普以私人财产为霍芬海姆带来了两座训练场、一座包括三栋大楼的青训中心、数不清的球员引进……甚至还有一座新球场。球队也一路往上晋级,最终成为了我们熟悉的德甲劲旅。
霍芬海姆只是一个人口才3000多人的小镇,怎么可能跟得上球队从第8级别一路走上德甲的步伐?很多周边城市的球迷开着车来看比赛,把球队的平均上座人数冲到了2万以上,但小庙终究容不下大佛。于是,霍普自掏腰包1亿多欧元在靠着大城市辛斯海姆的地方买地盖房,建起了莱茵-内卡这座能够容纳3万名观众的霍芬海姆新球场。还记得阿森纳和瓦伦西亚等球队是怎么被新球场差点拖崩溃的吗?霍芬海姆这里的新球场居然是老板白送的,不花俱乐部一分钱!你想想霍村球迷对这个老板是多么的感激涕零!
因此,霍普虽然长期只有49%的表决权,但所有球迷会员都对他言听计从,实际上几乎可以说是100%,也因此一直被多特等队的极端球迷组织视为破坏规则,加以仇视和辱骂。不久之前霍普终于达到了20年年限,通过前文提到的豁免条例彻底转正,名义上也让霍芬海姆正式变成了自己的球队。然而,此举在德国足坛的很多地方都遭到了更严重的抗议,以及更狠的辱骂。
【为什么这么恨霍普?】德国球迷对50+1的拥护是出了名的死心塌地。在他们的理解里,欧洲足球已经被金钱彻底污染了,无数球队变成富豪的玩物,一旦失去注资就容易突然死亡,这完全背离了足球是项大众运动的初衷。而且足球商业化之后票价飞速上涨,这也触及了球迷看球的根本利益。所以,他们是欧足联财政公平最坚实的拥护者,也是50+1最死忠的捍卫者。过去这些年,一旦出现任何关于“取消50+1”的讨论,德国球迷总是在赛场里立刻就做出强有力的回应。比如这样。
这些还算冷静的。还记得之前曝光曼城邮件导致他们被欧足联禁赛的黑客平托吗?他被捕之后,有且只有德甲多家俱乐部的球迷打出了“金钱毁灭足球”、“释放平托”、“国际足联和欧足联都是XX”的标语,多特球迷甚至在德甲和欧冠连续举了半个多月。
对于红牛集团强力注资,并且使用“改名草地球莱比锡”、“17个会员全部来自红牛董事会”等手段绕过50+1的RB莱比锡,多家德甲球队都打出了半半辱骂的标语海洋。此外,还有往球场内扔牛头、打砸RB莱比锡大巴、拒绝在与莱比锡的比赛里助威甚至主动选择部分空场等各式各样的过激举动。
而且,这些德国极端球迷疯起来连自己人都打。汉诺威主席金德也是持续注资了多年的当地老板,但他想要申请豁免权时受到了本队球迷各种“金德必须走”、“我们不要君主制”、“没有会员就没有足球”的横幅抗议,自己的十几间助听器商店一夜之间被泼满油漆,甚至是寄来子弹的死亡威胁。迫于球迷压力和被足协认定投资金额不达标,金德最终选择了放弃。
作为德甲龙头老大的拜仁,这些年一直希望通过废除50+1来引进外资,从而提高自己在欧战里的竞争力。然而当他们想要废除50+1的消息传出时,德国各地的300多个球迷组织都向德国足协和德甲联盟发出了抗议信,其中接近2/3还都是拜仁球迷组织。这还没完,慕尼黑当地的拜仁球迷还来到总部门前进行了大规模抗议,高喊着“没有50+1我们宁愿没有拜仁”的口号。这样的大规模抗议,使得2018年3月的德甲和德乙36家俱乐部全体表决里,只有拜仁、RB莱比锡、海登海姆和菲尔特4家俱乐部同意废除50+1,甚至连汉诺威和霍芬海姆都投了弃权票。会议结束后,气得鲁梅尼格对着媒体大爆粗口:“这个联赛是X分裂的,拜仁连续六年拥有巨大的领先优势,但所有人居然都X的觉得很愉快很舒服。”
所以,这次对于霍普的辱骂其实也远不止拜仁极端球迷这一家。多特蒙德球迷此前已经因为辱骂霍普,受到了俱乐部罚款和两个赛季禁止客场观战霍芬海姆的处罚,正是这次处罚激怒了全国的极端球迷组织,成为了此后一系列事件的导火索。门兴球迷同样在与霍芬海姆的比赛里打出了一个瞄准霍普的横幅,差点让霍村全队放弃比赛。
事情愈演愈烈。哪怕在这次拜仁客队球迷辱骂霍普的同时,多特vs弗赖堡的比赛以及稍晚时候的科隆vs沙尔克比赛里,都有大量球迷打出了辱骂霍普的标语、立即博官网喊起了“霍普你就是个XX养的”口号,还打出了瞄准德国足协的旗帜,以此来表示对拜仁极端球迷的声援。
很多人奇怪,他们捍卫50+1也就算了,为什么如此仇视和自家主队并不相干的霍普?其实,前文提到的那条豁免条款,1998年诞生时最初的样子是:如果一家企业在1999年1月1日之前,已经连续经营俱乐部与球队超过20年,即可不受“50+1”条款的限制,完全拥有球队。所以,这一条款最初完全就是为勒沃库森和沃尔夫斯堡量身打造的,并没有为后来者留下空间。后来经过很多次的投票表决,虽然50+1没有被废止,但德甲联盟先是去掉了“1999年1月1日”的时间限制,后再把“企业”这一主体扩充为“企业或个人”,才让霍普得到了完全拥有霍芬海姆的资格。
这一过程,被德国极端球迷认为是“德国足球向金钱妥协”的标志。因此,霍普被视为足球商业化的标杆人物,才会受到范围如此之广并且如此之狠的辱骂。但正如前文所言,拜仁等俱乐部对于50+1的态度与本地球迷不一定相同,在极端行为面前更是完全相反的态度。昨晚那三条“一切都是老样子”、“德国足球都是骗子”、“霍普就是XX养的”横幅出现之后,拜仁主帅弗里克立刻就冲到了客队球迷区怒吼他们撤掉,鲁梅尼格立刻就拥抱了身边的霍普表示了歉意。比赛恢复后再次出现侮辱横幅,弗里克、萨利哈米季奇、鲁梅尼格和卡恩等拜仁高层,阿拉巴、基米希、蒂亚戈等深受球迷喜爱的球星一起前往劝说。最后在双方队长诺伊尔和胡波纳的协商下,两支球队以互相传球的形式踢完了最后的十几分钟。
关于德甲50+1的是非对错,这些年在德国足坛已经讨论得太多太多。这个政策确实限制了德甲顶级球队在欧洲的竞争力,但不可否认也保护了中小球队的安稳经营和球队与球迷之间的紧密联系。观点当然可以不同,理念完全可以交锋,但绝对不应该通过辱骂他人这种恶劣的方式。足球作为全世界开展最广泛的职业运动,本该成为各类人种交流与沟通的舞台,各种思想交汇与理解的纽带。可这些年我们却不断遗憾地看到,球场反而成为了各种极端主义发泄压力的垃圾场。这真的让人很是遗憾。赛后,双方所有球员跟着霍普和鲁梅尼格前往各个主队看台致谢球迷,没有一名拜仁球员像往常一样前往客队球迷区。全场的霍芬海姆球迷响起了最高分贝的掌声,才为这场闹剧划下了一个温馨的句点。
看着双方球员和管理层一个接一个拥抱这位满头白发的80岁老人,我觉得这才是足球该有的样子。
科普:德国足协(DFB)章程第16章第2款和德国足球联赛联盟(DFL)章程第8章第2款中具体规定了50+1规则:一家股份公司只有在如下情况下才能申请在联赛联盟的执照并由此获得联赛联盟成员资格:当一家体育俱乐部拥有自己的足球部门,并且在该股份公司中“具有多数参与权”。并且,在首次申请执照时,该俱乐部必须在竞技上达到联赛的要求。
简而言之,母俱乐部和企业持有球队股份,俱乐部必须比企业拥有更多的决策权(股份或其他形式,并非完全是资产比例)。德甲联盟此举是为了俱乐部能够健康发展,不会成为商人投资赚钱的工具(点名 阿森纳)。
联赛联盟理事会决定:只有在下述情况下,母俱乐部“具有多数参与权”的要求才可有例外:即一家经济企业,在1999年1月1日前,已经连续不间断地成功运营了母俱乐部20年以上。其中包括拜耳(勒沃库森)、大众(狼堡),以及为霍芬海姆俱乐部的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霍普。
有赞同便有反对,汉诺威主席马丁·金德,一直就反对50+1规则,并曾要求德国足协废除该规则和勒沃库森法规,虽然德国足协驳回了他的要求,但2011年时还是修改了勒沃库森法规,其中的1999年1月1日的时间限制已经被取消。
事情发展:拜仁的极端球迷在比赛65分钟开始拉出横幅霍芬海姆俱乐部主席霍普违反了50+1政策,并且辱骂霍普,燃放烟火干扰了比赛正常进行。拜仁主教练弗里克和球员亲自去拜仁客队球迷区安抚球迷,但是拜仁的极端球迷并不买账,在77分钟裁判决定比赛中止。
霍芬海姆球员退场表示抗议以及对俱乐部主席的支持,霍村球迷也退场了。拜仁球员、教练、卡恩以及主席鲁梅尼格都下球场安抚客队球迷。
十分钟后,裁判决定比赛继续进行,最终双方球员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互相传球热身聊天“混”过了最后几分钟。
赛后,两队球员齐聚向霍普表示支持。鲁梅尼格表态称:“这些人是足球的敌人,我们不想和这些拜仁球迷有任何的联系,我们坚决反对这些球迷的表现,他们肯定会被追责。”拜仁此举也得到了主队霍芬海姆球迷的认可,他们纷纷鼓掌致意。
此后,拜仁一球迷组织发表了声明:“你们不用去接受我们这样的措辞,但我们别无选择,这是引起关注的唯一方法。如果每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要中断比赛的话,那么久再也不会有完整的90分钟了。今天中断比赛的行为实在太荒谬了,足球依然是肮脏的,球迷依然不会妥协的,我们反对处罚,Fxxk you德国足协。”
评价:在金元足球盛行的当下,能坚守50+1政策的德国人既让人倾佩,又体现出德国人的传统死板的一面。由于50+1政策维护了俱乐部自身的权益,因此从德甲联盟到绝大多数俱乐部都会维护这一政策。
这一政策有利也有弊,上赛季欧冠未有德甲球队能进入欧冠八强,而17-18赛季欧冠德甲更是仅有拜仁小组出线,这激起了热烈的讨论,德甲欧战不济是否归结于50+1政策。然而,今年德甲球队在欧战势头勇猛的情况下,此消彼长支持50+1 的浪潮又开始了。
今晚记入史册的闹剧源头还是德甲球迷资本进入德甲,要维护球迷对俱乐部的话语权(哪怕俱乐部的利益受损),霍普此轮比赛变成了极端球迷集火的对象。
以前一度堕落到业余联赛,先处于德丙的“拜仁表姐”慕尼黑1860便深受50+1的“迫害”(虽然球迷并不觉得)。2011年,陷入破产危机的慕尼黑1860请来约旦商人伊斯梅克入主,然而这位约旦首富在投资时居然不知“50+1”政策。因此,当他投资6000万欧元引进强援,还请来葡萄牙名帅佩雷拉(现上港主帅)执教,但是俱乐部高层依然极力排斥他,球迷甚至恶言相对。
其实从一开始,慕尼黑1860俱乐部上下都只是喜欢伊斯梅克的救命钱,而并非伊斯梅克其人。自尊心极强的1860球迷更是如此,他们不但不会感谢伊斯梅克的救命之恩,还巴不得他从来没有出现过,最好立即带着他那些臭钱有那么远就滚那么远。那些年,每逢1860比赛,总能轻易地在看台上找到反伊斯梅克的标语——就和今天拜仁球迷做的那样,打出横幅反对霍普。
直至伊斯梅克的亲信公开表示“我们被骗了”,此时两个阵营的关系已势如水火。巨额投资后发现自己处处被针对的伊斯梅克于是下了通牒:要么俱乐部满足自己的权力要求,要么就终止投资。最终,决不妥协的俱乐部选择了鱼死网破:降级的慕尼黑1860由于无法缴纳德丙联赛资格金,被强制再降级到业余联赛……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现在德国球迷传统派(保守派)资本入侵的出发点,希望德甲联盟能够识别真正一心为球队发展做出贡献的资本(比如带着霍村一步步爬起来的霍普),找出平衡点,促进德甲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平时一起看球的老伙计发来微信说,拜仁的比赛好像发生了什么不可描述的事情。
我一想,一小时前好像扫过一眼比分。好像是3:0遥遥领先霍芬海姆啊,能有什么异常。
老伙计让我赶紧起来,比赛现在才85分钟,打开电脑还来得及。还说保证看得我一脸懵圈。
双方球员熙熙攘攘地站在场地中央,双方队员互相传着球(注意是双方+互相),其它人三五成群地在唠嗑,还有的人在一起鼓掌。
有一种神奇的穿越感,仿佛是NBA比赛最后分差较大时,双方都不进攻,让表走完的场景。
看直播员调侃说是世界足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tikitaka,球场里的最高境界,22人如一体。
虽然比赛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意外情况,但双方球员、工作人员和大多数球迷的举动还是非常友善的。大家都用鼓掌来表达对极端球迷的抗议。
先说结论:我们不是德国人,不懂他们是怎么想的,但这绝对不是球迷文化!是足球流氓!50+1是球迷文化!极端球迷不是!
想得到50+1政策的豁免,必须有金主连续超过20年给俱乐部投钱,而且还必须是发挥显著作用,且需要俱乐部以及德甲联盟董事会同意。
霍村是在2015年被豁免的,霍普连续20年投了3.5亿欧,一路把霍村从低级联赛带到顶级联赛,而且我没记错的话弗里克早年在霍村还在低级联赛时当过教练。
汉诺威96的老板也投了20年,但被德甲联盟以没有发挥显著作用为由不予豁免
还有就是莱比锡,他们是钻了空子进的德甲联赛,被的更厉害,具体的高赞也有科普
霍普因为被豁免没少被骂,多特在与霍村的比赛中多特球迷多次高声歌唱骂霍普的歌,后来多特收到警告,如果再有此事就会被罚。
在本赛季德甲17轮多特与霍村的比赛中多特球迷再次辱骂霍普,后来多特球迷被禁止前往霍村主场2年。
后来在门兴的一场比赛中,门兴球迷打出图片以死亡威胁霍普,所谓声援多特球迷,导致比赛一度中断
昨晚的比赛那就闹得更厉害了,我看的直播,我都蒙了,全员撤场了我真的很害怕,霍村完全可以罢赛拜仁直接判负,拜仁现在三线作战伤员又多,红牛追的那么紧,拜仁没了莱万本就寸步难行,好不容易这帮球员踢出6-0,被判负了对球队士气打击有多大?
现在新闻出来了,不只是拜仁,昨晚多特、科隆,甚至德乙球队的比赛都出现了辱骂霍普的言论,这是一场有组织的反抗,反抗之前所有多特球迷被禁止前往霍村客场
德国人的固执害了他们,废除50+1对所有球队都有好处,与时代背道而驰终究会被淘汰。
以德国大部分城市的能力,这几家球队是不缺金主爸爸投资的。拜仁现在是既得利者没错,但是拜仁无疑是反对50+1的,德甲其他球队甘愿给我们撸羊毛也不愿要金主爸爸能怪谁呢?
也许要等莱比锡、霍村、汉诺威、药厂、狼堡这样的球队在德甲战绩长期稳定下来,50+1名存实亡后,50+1才会被废除吧
希望拜仁这几天能做出回应,让他们永远进不了球场,德国足协该罚的罚,这次真没的说太丢人了
我觉得这个比赛日发生的事是对拜仁莫大的侮辱。拜仁应该接受德甲联盟的处罚,无论是判负还是罚款还是禁止球迷客场观战...
比赛局面本身是一片大好,结果闹出这样一档子事,两边球迷都不愉快。也没必要球迷之间再骂了,早点休息吧,让德甲联盟处理。